【EV視界報道】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進入高速發展新階段,汽車產業在向電動化、智能化變革的同時,還在向服務化轉型,汽車價值鏈正由制造環節向全生命周期全價值鏈條拓展,由前端向后端轉移?;谛履茉雌嚾芷诖蛟煨聝r值鏈,塑造產業新競爭力,是當前行業高度關注的重要議題。打造新價值鏈,塑造產業新競爭力,不僅局限于車企,在汽車電池、補能服務、數字化轉型、碳減排、檢測認證、流通等全生命周期重要價值環節,都具有重要的發展潛力和趨勢。
9月2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舉辦的首屆汽車新生態發展大會在十堰開幕,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會長張延華表示,汽車維修業是汽車后市場價值鏈的終端,是重要的民生服務業。當前,數字化升級已成為經濟復蘇新引擎,新能源轉型也成為了產業振興新賽道,二者均是推動汽車維修行業現代化發展的關鍵因素。
張延華認為,首先數字化為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帶來新契機。當今世界數字化技術突飛猛進,帶來了經濟社會的革命性變化,拉動形成了一系列新業態,成為重塑競爭優勢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關鍵力量。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了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戰略目標,明確將堅持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支持新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以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為引領的新商業模式的普及推廣。在此背景下,對于各行各業來說,數字化轉型已不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
近年來,隨著5G、大數據、區塊鏈和工業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汽車維修領域的廣泛應用,有力推動了汽車維修配件流通和維修經營模式的創新融合。一是通過汽車維修配件市場數字化升級,形成了市場和客戶深度交融的2B和2C的產業互聯網體系,實現了汽車維修配件供應鏈的適配數據整理、采集和交互。二是通過汽車維修診斷數字化改造,綜合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將過去汽修人員的經驗(事后)診斷變成基于人工智能的實時動態工況診斷,實現了維修的標準化、透明化。三是通過建立的客戶服務系統,形成了線上預約+線下維修的服務模式,客戶可以線上自主選擇配件、技師和服務門店,加之全程可視化工具及客戶評價體系,使維修服務更加便捷、透明,維修過程規范、可溯。以途虎養車、京東養車、天貓養車、汽車之家、易車網等為代表的平臺型企業正以此為契機,切入數字化鏈條之中,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務矩陣。實踐證明,數字化能有效幫助維修企業加強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后端供應鏈整合能力,提升決策、營銷和運營能力,形成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運營體系,助其降本增效提質,保持市場競爭優勢??梢韵嘈?,借助平臺型企業數字化賦能工具,更多的終端門店將會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汽車后市場也必將會呈現出新的競爭格局和態勢。
從總體上講,汽車維修行業數字化轉型才剛剛起步,我們還要持續推動維修業務管理數字化、客戶服務管理數字化、門店經營管理數字化、供應鏈管理數字化等方面的升級改造工作。但由于維修企業的多樣性,數字化轉型程度是不一樣的。對于汽車后市場獨立終端門店而言,受其自身能力限制,數字化升級實施難度很大,需要上游供應鏈端為其賦能,助其轉型。不管怎樣,汽車維修業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是實現行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維修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不二選擇,不能進行數字化升級或者難以融入數字化生態體系的維修企業將會加速出局。因此,全行業必須要繼續增強憂患意識和創新進取意識,以加快數字化轉型為契機,堅定信心,齊心協力,推進汽車維修業持續健康發展。
張延華還認為,電動化給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帶來新挑戰。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3年6月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162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4.9%,純電動汽車保有量1259.4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77.8%,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將突破2000萬輛;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新注冊登記312.8萬輛,同比增長41.6%,創歷史新高??偟膩砜?,新能源汽車占比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成為營收與毛利新增長極。對汽車后市場而言,新能源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并存,特別要看到電動汽車與燃油車相比,其結構和技術都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將給汽車維修保養市場產生深刻變化和廣泛影響。
一是維保業務的變化。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代替了傳統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使得以換油為基礎的傳統維保業務大幅萎縮,以三電檢查、電壓均衡為基礎的三電系統維保漸成主流??偟膩砜?,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集成度更高,維保作業項目將減少,維保的頻次也會降低。
二是技術工藝的變化。隨著智能網聯功能的不斷增強,電動車故障診斷作業對大數據和云平臺更為依賴,授權技術壁壘的影響加大。同時維修場所的設施、工具裝備也需要升級改造,特別是在帶電條件下,對作業環境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傳統的鈑噴、救援等作業工藝也需要升級迭代。
三是技能要求的變化。傳統維修技能已不適應發展的需要,現有維修人員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也不能很好地滿足電動車維修要求,主要是電子、通信方面的專業能力不足,操作使用技能和維修技術能力不足,安全風險的評估與防護能力不足。
四是經營理念的變化。隨著智能網聯技術發展和數字經濟的影響,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更加關注全價值鏈數字化管理,重視用戶和車輛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前、后市場融合度更高、邊界更模糊,而且造車新勢力大多通過粉絲圈層效應,打造車主文化品牌圈,這對汽車維修業經營理念、人員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五是盈利結構的變化。三電系統維保代替傳統換油類維保使得作業項目減少和作業頻次降低,但新能源汽車一體化鋁制車身技術的發展、對輪胎性能的高要求也會給鈑噴業務、輪胎業務帶來新的盈利空間,新能源汽車用戶的年輕化趨勢也會帶來洗美類業務需求的增加??傮w來看,電動汽車保養間隔期更長,保養項目更少,帶之而來的是營收和盈利會有所下降。
這五個變化是對汽車維修業提出的新挑戰,也是為維修企業轉型發展提供的新機遇。對此,我們應積極應對挑戰,充分發揮協會的引領帶動作用,從標準建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等方面綜合施策,引導維修企業主動適應市場變化,抓住數字化、電子化帶來的新機遇,補短板、強弱項,加快自身建設,增強綜合實力,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三、應對數字化、電動化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我會高度重視數字化、電動化給行業帶來的新挑戰。在協會“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引導全行業準確把握戰略機遇,著力在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質量效益、培育創新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加快行業信息化建設,加快產業數字化進程,積極推進互聯網+汽車維修融合發展,全面提升汽車維修業可持續發展和服務保障能力。為此,協會主動作為,加強引導,組織行業企業在迎接數字化、電動化發展中進行積極探索和實踐。
一是充分發揮標準引領作用,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今年6月,協會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維修職業技能評價規范》團體標準,標準規定了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人員的職業技能等級、專業能力以及評價要求,主要用于對從事新能源汽車銷售和售后服務的從業人員進行水平評價。 今年9月,協會又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檢測與維修規范》團體標準,標準對動力蓄電池維修的場所、設備設施、人員及安全要求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對電池檢測與維修的作業流程、技術條件、竣工驗收等提出了具體要求,對電池售后服務和事故汽車維修的實際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協會還啟動了《汽車維修數字化門店建設指南》編制工作,預計今年年底發布。
二是加強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撐。依據《新能源汽車維修職業技能評價規范》團體標準,積極鼓勵職業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開展技能培訓,同時面向從業人員開展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能等級評價工作;支持全國汽車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承辦第十四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新能源汽車維修大賽賽事工作。這些都有助于完善新能源售后從業人員培養體系,促進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更好地滿足行業發展對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是配合做好汽車維修數據綜合應用工作。交通運輸部多年來大力推動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在全行業的實施應用,以此作為提升汽車維修行業治理能力和行業數字化水平的具體行動。我會充分發揮在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中的作用,配合平臺建設管理部門,引導和督促三類維修企業進一步優化完善信息系統傳輸功能,不斷提高維修數據傳輸的質量和效果,打牢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基礎。
四、適應電動化發展,提升行業數字化水平。充分發揮協會以及主機廠、電池廠商、保險公司、售后連鎖機構、平臺企業等頭部企業的作用,努力推動技術資源、供應鏈資源、業務資源和人才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優化配置,從而引導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到新能源售后市場發展中來。針對目前新能源售后領域標準缺乏的現狀,協會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為主體的標準化體系,盡快制定發布一批滿足現實需要、解決企業問題的團體標準。同時,我會將組織有關會員企業,開展建設汽車供應鏈溯源服務平臺、建立電子質保服務體系以及研發汽車維修行業指數等重點工作。其中,汽車供應鏈服務平臺是基于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搭建起來的,通過這個平臺,對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汽車維修配件產品質量進行第三方評價驗證,從而實現配件產品在全生命周期中來源可查、過程留痕、去向可追、使用放心的目的。
最后張延華總結道,放眼汽車后市場廣闊空間和發展趨勢,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和新能源售后體系建設兩項工作任重道遠。我們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振奮精神,堅定信心,把握機遇,勇毅前行,以實際行動為汽車后市場的發展增添新動力。讓我們攜起手來,積極推動汽車維修行業現代化,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