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視界靜態解析】自上汽集團旗下R品牌獨立之后,飛凡汽車可以說在自身車型的設計中,展露出獨到的風格體現。就拿其首款旗艦車型飛凡R7來說,運動流線的跨界造型與接近于“四邊形”屬性的智能配置,可以說從整體到細節都充滿了對于“什么是豪華”的詮釋。不過,在面對正逐漸升溫的純電轎車市場,再一次向銷量發起挑戰的飛凡汽車,該如何應對呢?于是飛凡F7就出現了。
在目前的中大型純電轎車市場中,可以說蔚來ET7的熱度最高。作為一款定位豪華純電的車型,其不僅是依靠出眾的運動外觀和輕奢的用料,再加上眾多智能配置的加持,讓其雖然擁有45.8萬的起售價,但仍然受到了不少年輕車主的青睞。那么,作為30萬級別且同樣定位豪華的飛凡F7,在面對ET7是否能打呢?那我們就來深入分析一下,看一下飛凡F7在設計和功能上有哪些亮點。
外觀分析 延續家族設計,運動感提升
飛凡F7的外觀風格可以說與它的SUV兄弟飛凡R7非常相像,只不過作為純電轎車后,擁有了更為低趴的造型。并且其采用的短前懸、長后懸的比例形態和上窄下寬的窗門設計,也讓它擁有了更為攻擊性的運動屬性。
就目前年輕消費者最喜愛的純電車型風格來看,首先其前臉封閉格柵的造型就要突出動感激進的流線樣式,所以像蔚來ET7、特斯拉Model S、極狐阿爾法S等等,都會透露出這樣的設計思路。而飛凡F7自然也不例外。
飛凡F7的前臉可以說基于了家族語言的思路,整體呈現出X的層次構造。不過,相比于飛凡R7類似“戰斗機”似的層次結構,飛凡F7的線條要更為圓潤一些,并且兩邊的格柵設計也稍微弱化了一些,視覺上要更為簡約。
飛凡F7的前臉并沒有配備貫穿式LED燈帶,但依然保留了大“R”的可發光LOGO。我個人認為,雖然貫穿式燈帶可以橫向拉寬了車輛的視覺效果,但在夜晚點亮后,其光照效果不僅會搶了正中央品牌LOGO視覺關注度,并且還會多幾分“凌亂”感,所以不加貫穿式燈帶我認為是可以理解的。
飛凡F7的日間行車燈隨著引擎蓋的曲面向兩側橫向延伸,讓前臉看上去更為犀利。并且,下方遠近光一體式大燈與導氣格柵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因此看上去非常的和諧,為整車增添了豪華氛圍。
我注意到,飛凡F7的日行燈在靠近尾部的位置有一個類似“睫毛”的設計,它的設計效果或許是為讓日行燈的造型更為靈動,并且也代表了車輛的“眼睛”一般,讓飛凡F7更加地活潑一些。
另外 ,飛凡F7擁有6種燈語效果,當車主走近車輛的時候,燈語效果就會開啟,如此也能產生出更多的交互儀式感。這里要插一句,有消費者對于在解鎖車輛時所發出的啟動聲音有一些排斥,所以在這方面飛凡F7是可以將其關掉的,讓您在“無聲中”靜靜地進入車內。
飛凡F7提供了5種顏色,分別為生椰拿鐵、琥珀灰、云舒白、銀翼紫和龍舌藍。而我們此次試駕體驗的車型為琥珀灰車色,但我個人認為生椰拿鐵的顏色更為柔和一些,因為它更能凸顯出車身“接縫”所帶來的線條美,并且最主要的是,這款顏色相比于黑白灰來說,要更“禁臟”一些。
相比于因搭載激光雷達而在車頂加裝“犄角”的飛凡R7來說,我們試駕的這款飛凡F7要相對整潔一些。不過,這款車還會提供帶有激光雷達的高階輔助駕駛方案版本,而其硬件與飛凡R7基本相同,但激光雷達或許不會是飛凡R7上的那顆波長1550nm的LUMINAR,或許大概率會采用成本更為經濟的905nm激光雷達(國內905nm主激光雷達的定價普遍在500-800美元左右,1550nm激光雷達則在 1000 美元以上),畢竟28萬-35萬元的預售價為擺在那呢,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
再來看一下車輛的側面,飛凡F7的長寬高尺寸為5000/1953/1494mm,軸距為3000mm??梢钥闯鲕囕v采用了溜背的車頂線條,而側面的腰線也很有轎跑的力量感。除此之外,這款車的四個車門均為無框電吸設計,不僅氣質上做到豪華,并且還能夠優化一些空氣動力學表現。
新車采用了可伸縮的隱藏把手,并在主駕駛門把手的里面,則安放了隱藏的鑰匙孔,當車鑰匙沒電的情況下,就可以用鑰匙打開車門了。
另外,在車身左側B柱的位置,有一個很不起眼的NFC藍牙數字鑰匙,
風阻方面,整車的風阻系數達到了0.206Cd,在量產車型中屬于一個頂級的水平(蔚來ET70.208Cd、Model S0.208Cd、比亞迪漢EV0.233Cd、奔馳EQE0.22Cd)。
飛凡F7所配備的輪轂可以說吸引了整個車身側顏的大部分目光。我們試駕的這款車型搭載了五輻五角星樣式的雙色輪圈,不僅彰顯整車的時尚運動姿態,整體配色也與車身協同,整體感更強,并且輪胎則采用了尺寸為225/40 R20的米其林PILOTSPORT EV系列輪胎,其優點在于能夠保持電動車續航效率的同時,還能提供操控所需的抓地力,而這與飛凡F7的運動屬性不謀而合。該輪胎市場單條價格2258元左右。
除此之外,飛凡F7還搭配Brembo全套定制制動系統(包括四活塞卡鉗+365mm大尺寸剎車盤),這種配置基本不會出現明顯的點頭,駕駛舒適性沒問題。
飛凡F7的快慢充電口位于車身左后翼子板處,采用電動開合模式,除了用中控屏開啟外,在車外只需要輕輕一按蓋體,其也可以自動打開,而關閉只需按下充電口右上方的關閉鍵即可。
不過,對于這種電動開合充電口,如果在車輛斷電和沒電的情況下,又該如何開啟呢?在詢問飛凡工程師后,他告訴我們充電蓋板是受電瓶控制的,只要更換有電的電瓶就可以開啟的。而如果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將后備廂左側的方形飾板拿掉,里面有個緊急拉手可以把充電小門打開。
車尾方面,其設計靈感主要是由尾燈帶來的,飛凡R7的尾燈采用了三段式的設計,并且十分具有立體感,后備廂的分縫自然及巧妙地對其進行了分割。
車尾中間的R標非常吸睛,并且將尾部燈帶一分為二,視覺上拉寬了車身的比例,在夜晚點亮后有明顯的辨識度。
由于車尾的溜背角度非常大,因此從車內看去, 后窗的視野不是很大,但是在車輛所擁有的全景倒車能力的加持下,基本上可以抵消后窗視野受限的弊端。
內飾分析 優化空間,用料豪爽
飛凡F7的內飾采用了一個名為巴赫座艙的設計理念,共有巴赫座椅,巴赫3D矢量音效技術,RISING MAX以及RISING OS四大特點為核心表現。
來到車內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和飛凡R7一樣的43英寸的超大屏了。而它也撐起了整個中控臺的輪廓,所以飛凡F7的內飾科技感還是非常強烈的。
在內飾顏色方面,新車提供了三種配色,分別為曜石褐、尊雅白、暮云棕。當然,像暮云棕這樣的暖系顏色更能彰顯出車內的豪華基調,而采用尊雅白這種冷系配色后,依然能凸顯出非常靜雅的輕奢質感,并且還有一點之前比較流行的奶油風格,看上去也更為干凈整潔,不過,我們這臺車配備的是曜石褐,因此在色調上要更為沉穩一些。
在方向盤方面,相比于飛凡R7那種純按鍵似的操控方式,飛凡F7采用了按鍵+滾輪的操控方式,在操作上也更為順滑一些,并采用手動調節,操作上相比電動調節要更迅速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飛凡F7的方向盤上部分開孔尺寸要稍微比飛凡R7小上一點,所以對于主儀表盤在某個角度上會有一定的遮擋,但不是很多。
另外,有一點值得商榷的是,我們試駕的這個版本車型并未配備HUD抬頭顯示(據說頂配車型有),作為一款價格在30萬左右的豪華車型,少了這一配置感覺實屬惋惜,難道是為了壓縮成本?
還有就是,相比于飛凡R7所采用的觸控屏風向調節,飛凡F7采用了非常傳統的物理操控,在操作上要更為便捷一些,少了一些操作上的煩瑣。
在材質用料上,中控臺除了皮質包裹外,在一些地方還采用了麂皮材質,如此疊加的用料質感,也提升了車內的豪華氛圍。
新車10.25英寸儀表盤,將所有功能顯示均在合理位置,且在配色還有清晰度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
而15.05英寸的多功能中控屏搭載了RISING OS系統,其采用了開普勒風UI設計理念,靈感來源于開普勒星球,將極簡、科幻和浪漫融入其中,顯得非常地簡潔。
而對于車機系統的深度體驗,之后我們再另起一篇!敬請期待。
不過,我認為其實在中控屏靠近主駕駛的這一端,可以將車輛比較常用的幾個操控按鍵放在這里,比如:駕駛模式、能量回收、音樂播放等,這樣的話可以更方便車主操作,省去多次點擊儀表的困惑。
車機配置上,其芯片采用高通驍龍8155車規級芯片,同時通過對服務進程的合并優化,以及對后臺應用調用邏輯的優化,讓用戶體驗到交互絲滑的車機互動娛樂。而副駕屏的尺寸為12.3英寸,為副駕提供娛樂支持絕對是大材小用了。
在前扶手區域,飛凡F7拋棄了飛凡R7上繁雜的風格,采用了更為簡潔的樸實風格。比如在扶手中央的護蓋下,是一個帶有無線充電的放置格,不過只能為一臺手機充電。
后面的雙升降式杯架配合鍍鉻裝飾也有效提升了檔次感。
再往后面的扶手箱采用了一個雙層設計,其中上層結構可以拿走,而下層空間則有一定深度,并且在這里還有一個鑰匙感應區,當你的遙控鑰匙沒電了,就可以把它放在這里啟動車輛。
飛凡F7在車門開啟方面,取消了傳統的機械開啟把手,采用了格調更高的電子按鈕式開啟方式,如此當然會提升整體的豪華質感。
但如果該開啟按鈕失靈的話也不用著急,在門邊儲物槽的內側,還設定了一個機械把手,遇到緊急情況就可以使用了,當然,后排車門也是如此。
作為后排獨立空間的重要支撐,后排大屏集車控與娛樂功能于一體,既可以控制后排空調、氛圍燈、音響,也可以切換網易云、酷我音樂、愛奇藝,還可以熄屏或設置后排鎖屏。
再來看一下座椅空間。
由于電池布置的原因,電動車普遍有著底盤更厚的先天特征,在整車高度接近的情況下,車內垂直方向的空間相對不足,以及由此產生的坐姿高、人機工程不合理等問題,在當下的電動轎車中比較普遍。
飛凡F7的座椅齒條結構對傳統齒板結構的創新替換,座椅最低高度得以下降28mm,配合采用躺式結構減薄約30mm的電池包,飛凡F7在具備整體低趴流線造型的情況下,前排頭部空間達到99cm。
另外,飛凡F7座椅骨架采用全電泳高強鋼材質,在擁有良好耐用性的同時,骨架剛性超出國標30%,這不僅為乘員安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電動汽車用戶帶來了更好地抗沖擊的支撐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飛凡F7的這套座椅平臺通過預留接口與空間的設計,具備靈活配置功能模塊的良好可拓展性。使得F7的主駕座椅擁有加熱、通風、按摩、電動腰托、電動腿托,以及基于分區控制的“熱石理療”功能。
飛凡F7座椅填充了三層共65mm的軟發泡層,盡可能使填充材料越厚越均勻,這樣座椅的壓力分布才更加科學,舒適性也更好。同時,座椅還配備了長達580mm的超長坐墊,更大的坐墊接觸面積帶來更好的承托性。
飛凡F7的后排座椅也都配置了巴赫座椅,通風/加熱也都沒缺失。962mm超長的后排腿部空間,后座椅背6°電動調節,讓后排乘客也能擁有相對寬敞舒適的乘坐體驗。
不過相比較其它的車型,飛凡F7并沒有隨主流一樣搭載“女王座椅”,只是在前排主駕駛座椅添加了一個腿托支撐,如此設計還真是第一次看到,其目的就是緩解駕駛員長期開車所帶來的不舒服感。
后備廂方面,飛凡F7寬體式設計將車內大空間貫穿至車尾,并擁有超廣角電動掀背尾門,后備廂開口大,高度低,內部地板也十分平整。
但在掀開后備廂的底板時,看到了飛凡F7的一個系統模塊占據于此,因此在這方面的空間就有所缺失了。
還有,在前備箱方面,飛凡F7幾乎沒有儲存大件的能力,因為這些的開口非常小的緣故,因此只能儲存一些拖車鉤,反光背心等小物件。
自動駕駛配置分析 融合派的代表
智能駕駛層面,我們體驗的這臺四驅頂配版搭載了31個感知設備,包括:
1個采埃孚PREMIUM 4D成像雷達;
12個攝像頭;
1個高精度定位系統;
1個駕駛員檢測系統;
4個增強版遠距離點云角雷達;
12個超聲波雷達。
而激光雷達也會根據版本的不同另行搭載。
除此之外,與之相配的是兩顆NVIDIA DRIVE Orin芯片,其單顆算力可達254TOPS,因此除了具備L2級輔助駕駛外,還擁有高速領航功能。
具體的感知設備都安排在什么地方呢?我們再來看一下。
首先在前風擋玻璃的上方內側,飛凡F7設置了3個攝像頭。其中位于車輛右側的一對雙目攝像頭為自動輔助駕駛的前視攝像頭。其主要的功能為:前車防撞預警、車道偏離預警、交通標識識別和行人碰撞預警。而邊上的那個獨立一點的攝像頭,則屬于車輛的行車記錄攝像頭,其主要功能也不用多說了。
在車頭的位置,設置了一個用于車輛環視用的前置攝像頭,而在格柵內側,應該設置了車輛的前置采埃孚PREMIUM 4D成像雷達。
所謂的4D 成像雷達,其不僅可以獲得縱向的高度識別能力,在整體的分辨率上,也遠超毫米波雷達。要知道,傳統的毫米波雷達因為無法檢測高度信息,縱向分辨率低到難以作為有效參考。所以在面對一些靜止物體時,毫米波雷達很容易造成誤判,比如穿越龍門架、橋墩的時候,這時候就非常容易造成幽靈剎車的現象發生。
而 4D 成像雷達不僅對車輛穿越龍門架、橋墩這種情景有著更為精確地識別;甚至由于分辨率的提升,4D成像雷達還可以直接識別錐桶、路牌、靜止車輛等物體;當然,由于發射的是電磁波信號,所以在雨雪粉塵天氣下,4D成像雷達的工作性能依然優秀,這也能彌補攝像頭和激光雷達在惡劣天氣中,識別能力下降的問題。另外,這款采埃孚 Premium 4D 成像雷達,在探測距離上可以達到350 m,而普通的毫米波雷達探測距離一般小于250 m,所以性能上可以說擁有媲美激光雷達的實力。
在車身側面,除了超聲波雷達外,還分別配備了3個攝像頭,包括前輪眉位置的側后方攝像頭,和安置在后視鏡立柱上的側視攝像頭與環視攝像頭。
其中,放置在輪眉位置的攝像頭可以監測車尾盲區,而放在外后視鏡立柱上的攝像頭則用來監測旁邊車道的車輛。
在車尾的頂端,設置一個監測車輛后方情況的后視攝像頭,而在車牌的位置,則設置了用來泊車的倒車/環視攝像頭。
在智能駕駛的軟件方面,飛凡F7搭載了RISING 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其將前融合和后融合兩個過程同步
進行,對視覺、毫米波、激光雷達獨立的感知結果進行后融合,同時綜合激光/毫米波+圖像的前融合結果進行全要素全觀測周期融合,并且會在RISING PILOT領航功能中綜合高精度地圖信息,通過這些環境要素信息的全融合,實現對車輛周圍環境信息的精確測量和準確判斷,給后端的功能實現提供完備的復雜環境模型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預售階段,只要下訂就可以免費擁有這套價值3萬元的系統。
總的來看,在智能輔助駕駛上,飛凡F7幾乎包攬了除激光雷達外的全家桶智能感知設備,其硬件的配置也已經達到了行業主流的頂尖水準,再加上RISING 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加持,即使少了激光雷達,也能做到更為優秀的智駕實力。
當然,之后我們也會針對飛凡F7的這套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做一個深度測試,就先在這挖個坑吧,敬請期待。
動力分析 加速強勁,質感在線
在動力方面,上汽為飛凡F7提供了單電機與雙電機兩種動力布局,單電機車型為后驅車型,電機最大功率250kW,最大扭矩為400N·m,其0-100km/h的加速時間為5.7s。而雙電機車型為四驅車型,電機總功率400kW,總扭矩為700N·m,在3.7s內可以完成0-100km/h的加速。
電池方面,飛凡F7提供了換電模式可選,其配備的CTP動力電池組采用統一的長、寬和電池外殼設計,不同厚度的電池組對應的不同的電量,可覆蓋77-90kWh+的能量跨度。而動力電池最低110mm垂直高度,減少車內空間的侵入,優化了車內的坐姿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飛凡F7還具備換電功能,其可換電的動力電池通過四個高精度定位銷與車身匹配來實現定位。QUICK CLICK加固電池快換平臺能夠自適應車身位置,無論動力電池組固定螺栓裝配的細微誤差,還是車輛進入換電站的位置不同,均不影響動力電池組更換的順利裝配,相比傳統VI視覺相機定位,QUICK CLICK加固電池快換專利的精度更高。
所以在補能方面,飛凡F7依然做到了全家桶的境界。
懸架方面,飛凡F7采用鋁合金輕量化底盤以及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的四輪獨立懸架。據官方稱,該底盤還特別經過了專門的調校,在運動性能上有所保證。
寫在最后
綜合來看,飛凡F7在設計與用料方面依然保持了品牌的秉性,并且在車輛動力駕駛、車內空間、座椅舒適度等等地方,都彰顯出了飛凡汽車“用心”的一面,因此,它的本質可以說在價格取舍之中,依然選擇了用戶體驗感優先的原則。所以從市場的分析來看,28萬-35萬元的預售價在30萬級別的豪華純電轎車來說,可以說是相當吸引消費者的價格,因此在性價比上,飛凡F7也有著不錯的表現。當然,如果飛凡之后能將換電網路繼續覆蓋的話,相信屆時飛凡F7會擁有更多消費者的青睞,追上蔚來的腳步也說不定呢。
最后,即將迎來上市的飛凡F7,是否在未來能獲得更多的目光,我們拭目以待。